B/S架構即瀏覽器和服務器架構模式,是隨著Internet技術的興起,對C/S架構的一種變化或者改進的架構。在這種架構下,用戶工作界面是通過WWW瀏覽器來實現,極少部分事務邏輯在前端(Browser)實現,但是主要事務邏輯在服務器端(Server)實現,形成所謂三層3-tier結構。B/S架構是WEB興起后的一種網絡架構模式,WEB瀏覽器是客戶端最主要的應用軟件。這種模式統一了客戶端,將系統功能實現的核心部分集中到服務器上,簡化了系統的開發、維護和使用??蛻魴C上只要安裝一個瀏覽器(Browser),如NetscapeNavigator或InternetExplorer,服務器安裝Oracle、Sybase、Informix或SQLServer等數據庫。瀏覽器通過WebServer同數據庫進行數據交互。這樣就大大簡化了客戶端電腦載荷,減輕了系統維護與升級的成本和工作量,降低了用戶的總體成本(TCO)。
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特別隨著Web技術的不斷成熟,B/S這種軟件體系結構出現了。B/S(Browser/Server)架構也被稱為瀏覽器/服務器體系結構,這種體系結構可以理解為是對C/S體系結構的改變和促進。由于網絡的快速發展,B/S結構的功能越來越強大。這種結構可以進行信息分布式處理,可以有效降低資源成本,提高設計的系統性能。B/S架構是有更廣的應用范圍,在處理模式上大大簡化了客戶端,用戶只需安裝瀏覽器即可,而將應用邏輯集中在服務器和中間件上,可以提高數據處理性能。在軟件的通用性上,B/S架構的客戶端具有更好的通用性,對應用環境的依賴性較小,同時因為客戶端使用瀏覽器,在開發維護上更加便利,可以減少系統開發和維護的成本。面向未來,連排級單位可通過掌上電腦(安卓系統),在訓練場、演習場等環境下訪問并使用該系統。
B/S的特征和基本結構:在B/S結構中,每個節點都分布在網絡上,這些網絡節點可以分為瀏覽器端、服務器端和中間件,通過它們之間的鏈接和交互來完成系統的功能任務。三個層次的劃分是從邏輯上分的,在實際應用中多根據實際物理網絡進行不同的物理劃分。
瀏覽器端:即用戶使用的瀏覽器,是用戶操作系統的接口,用戶通過瀏覽器界面向服務器端提出請求,并對服務器端返回的結果進行處理并展示,通過界面可以將系統的邏輯功能更好的表現出來。
服務器端:提供數據服務,操作數據,然后把結果返回中間層,結果顯示在系統界面上。
中間件:這是運行在瀏覽器和服務器之間的。這層主要完成系統邏輯,實現具體的功能,接受用戶的請求并把這些請求傳送給服務器,然后將服務器的結果返回給用戶,瀏覽器端和服務器端需要交互的信息是通過中間件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