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
1、本系統主功能采用B/S架構,客戶端無需安裝;條碼及相關硬件交互信息采用C/S架構;倉儲分揀采用PDA手持設備。
使用分布式數據庫技術,提高大數據檢索的效率,提高系統的并發性
2、采用緩存技術,加速客戶端從服務器端拉取數據的效率,提高系統的使用性能。
3、采用數據邏輯的多層架構,結構和代碼分離,確保系統后續的修改維護簡單方便。
二、系統管理
1、系統管理不僅是系統的用戶及其權限的管理;也是對系統基礎數據的設置和運行參數配置的管理,是整個系統得以有效管理的基礎。
某個賬戶在系統中所能看到和操作的數據范圍取決于該賬戶所在的組織架構的節點。
2、某個賬戶在系統中所能操作的菜單權限由角色進行規范和定義
3、同一個頁面中不同的權限由角色的類別決定
4、功能模塊包括:組織架構、權限角色、系統賬戶等
5、物料等基礎數據設置,包括物料換算單位
二、訂單管理
1、登記訂單
(1)登記訂單合同基本信息,包括產品明細、回款方式、合同附件等信息
(2)每個訂單生成一個二維碼或條碼,掃描或上傳圖紙
(3)訂單明細中的每個產品可以是產品表中的產品,也可以是新創建的產品名稱,新創建的產品名稱同時寫入產品資料表中。
2、回款與成本分攤
(1)回款管理
(2)費用分攤,除物料費用外(可直接從系統中拉?。?,登記該訂單銷售過程中的其他各項支出,以便進行最終的成本核算。
設置和管理訂單的利潤、設計成本、生產成本的預算比例
3、訂單審核
(1)提交審核,提交后不可編輯
(2)審核可以設置單個或多人審核,審核類型為同意與駁回
(3)審核駁回后可重新編輯
(4)訂單審核通過后進入設計模塊
三、項目設計
1、設計計劃
(1)制定設計計劃,包括計劃開始時間,結束時間,項目負責人,設計人員,計劃工時等
(2)計劃變更
(3)計劃暫停等異常處理
2、計劃審核
(1)根據訂單金額所分得的成本份額,超過該份額,設計計劃不可提交,提交不可編輯
(2)審核可以設置單個或多人審核,審核類型為同意與駁回
(3)審核駁回后可重新編輯
(4)訂單審核通過后進入設計模塊
3、計劃執行
(1)項目負責人領取設計任務
(2)項目負責人可分解該設計計劃到每個設計人員(也可不予分解)
(3)系統記錄該項目設計的實際開始時間和實際結束時間,并根據工作日歷自動計算工時,以及該工時對應的設計成本
(4)項目設計可暫停,暫停期間不計該項目的工時,即不計算該工時的成本
4、加班管理
(1)設計人員提交加班申請
(2)加班審核通過后才進行加班計算
(3)加班分兩種情況,一種是無加班工資的加班,工時體現在該員工的績效查詢報表中;另一種是支付加班工資的加班,加班的工時,以及相應的成本納入項目設計的成本
5、設計BOM及上傳圖紙
(1)可直接新增BOM模板(樹形結構),也可將機械設計軟件中生成的BOM表導入到系統,并關聯相應的項目
(2)將歷史的設計BOM表納入BOM模板管理,可以直接選擇BOM模板并可進行編輯和調整。
(3)設計圖紙在線上傳
(4)提交審核,審核通過后進入生產模塊;
(5)審核駁回后須重新導入或編輯BOM表.
6、設計成本核算
(1)根據設計預算和實際成本,進行統計分析
四、生產管理
1、生產設置
(1)有關生產管理模塊的各種參數設置管理,該設置的權限可以由系統管理員統一設置
2、MRP公式設置
(1)生產過程中物料的計算公式,系統管理員可自行調整和自定義
3、生產設備登記
(1)登記設備的基本資源以及負責人,負責人從系統的登錄賬戶中選取
4、工序設置
(1)設置所有的工序,以及該工序關聯的設備,可以是一臺設備或者多臺設備
(2)設置工序的負責人,負責人從系統的登錄賬戶中選取
5、工序檢驗
(1)檢驗設置分為:首檢,全檢,隨機抽檢, 批量抽檢,巡檢,可以多選
(2)當需要檢驗時,只有檢驗合格,方可進行工序的交接。
(3)若不檢驗則當前工序結束后,即可進行工序的交接
6、產品檢驗
(1)檢驗設置分為:首檢,全檢,隨機抽檢, 批量抽檢,巡檢,可以多選
(2)當需要檢驗時,只有檢驗合格,方可進行入庫。
(3)若不檢驗則當前工序結束后,即可進行入庫操作
7、工藝BOM
(1)根據設計BOM,編輯生產工藝BOM表,也可新建BOM表(從BOM模板中選取并編輯),也可通過Excel直接導入構建BOM表。
可上傳相關BOM表原始文件以及相關圖紙
(2)一個完整的BOM表描述的是一個產品的生產物料的結構,或者BOM表明細中單個的零件,都可以上傳圖紙,同時支持BOM表在實際應用的過程中,在生產任務中進行上傳圖紙,或者是關聯圖紙
(3)將訂單明細中的產品可分別選擇:采購(待購件)、出庫(庫存件)、生產(自產件)、外協(指整個產品的外協處理,若是某一部分工序需要外協,則在生產管理的模塊中進行處理),這四種類型對應不同的處理方式,采購部分,直接進入采購模塊的采購計劃;出庫部分,暫不予處理,待最后所有的產品都到位后,一道處理;生產部分,直接進入生產模塊;外協部分,直接進入外協模塊
(4)產品可以拆分,滿足同一個產品可以有不同的處理方式
8、工序路徑
(1)創建路徑名稱,在該名稱下面綁定先后工序或者并行工序
(2)進行生產任務設置時,選擇該工序路徑名稱,系統自動帶入當前生產任務所需要的工藝流程
9、任務管理
(1)根據訂單合同中的產品明細,分解為不同的生產任務,即工單。
(2)可以新建生產任務(無訂單管理模塊中的訂單關聯,例如自制產品的時沒有來自客戶的訂單來源),也可使用excel導入
生產任務包括生產路徑,生產路徑關聯到工序與設備
(1)在生產任務的工序明細中,可以直接填寫生產計劃,及計劃開始時間,計劃完工時間等,也可在生產計劃模塊中進行處理
(2)全部生產任務可以整體外協處理,與訂單管理模塊中的分解到外協相同
(3)部分工序外協是,以外協為節點應拆分成不同的生產任務,例如ABC三個工序,如果B為外協處理,那么應該拆分成ABC三個不同的生產任務,當A生產完畢后,應辦理半成品入庫,B外協完工回廠后,C應該領料,開始生產任務的處理。
(1)生產任務發布后,即可進行生產計劃,發布的權限可以是上級負責人,這里省略掉審核過程,若是需要審核,則在系統的設置中勾選,則不可忽略審核環節
(2)任務變更:未生產的已發布的任務,則直接拉回到本模塊,進行修改調整;已生產的任務;則拉回相應的工藝流程到本模塊,將已進行生產的工藝流程進行備份,且關聯到該任務后,調整新的工藝流程進行發布,未拉回的工藝流程不受影響。
(3)任務暫停:暫停后,與該生產任務相關聯的生產計劃和工單同時暫停,不可操作。
10、生產計劃
(1)根據生產任務編輯生產計劃,若在生產任務階段已經完成了計劃,則可忽略。
(2)由生產計劃生成派工單,打印時帶有條碼和二維碼
(3)生產管理人員發布生產任務后,車間班組進行簽收,即可開始生產,也可以直接發布到車間,省略車間班組的簽收動作,發布內容包括:任務號,批次號,工件號,工件名稱,工序號,工藝名稱,數量,車間,工位,班次,計劃開工時間,計劃完工時間,實際開工時間,實際完工時間,優先等級,其中優先級為生產的順序的依據
(4)系統可完成工單批次的拆分、合并、插入、凍結終止、激活、工單數量及開工時間等信息的修改,調整工單順序。只要任務沒有開工,系統可逐級撤銷下達的任務。這樣可支持生產現場各種情況的處理,如臨時插單、設備故障,在計劃調度層面進行預判調整,從而最小程度的影響現有生產。 其中:
(5)插單:調整優先級;
(6)訂單拆分:按訂單現有生產數量進行批次拆分,自動生成拆分后信息;
(7)訂單凍結激活:對暫時不生產的訂單或有問題的訂單進行緊急暫停;
(8)訂單修改和插入:手工調整現有訂單或插入一個生產工單
11、工單審核
(1)審核可以設置單個或多人審核,審核類型為同意與駁回
(2)審核駁回后可重新編輯
(3)訂單審核通過后進入實際的生產流程
12、生產流程
(1)生產計劃模塊中制定的派工單,自動推送到各個生產班組
(2)根據派工單及選擇物料清單,生成領料單,并傳至庫存模塊,庫管員確定后,即領料出庫完成,同時,庫存減少
(3)退料單,根據派工單及選擇物料清單,生成退料單,傳至庫存模塊,庫管員確定后,即退料完成,同時,庫存增加
(4)每個工序生產完成后,可以檢驗,也可以不檢驗,由是否設置了工序檢驗決定。
(5)工序與工序之間的流轉,移交方采用如下方式之一進行:通過電腦進行手工操作;通過電腦外接掃碼槍進行掃條碼操作;通過手持終端掃二維碼進行操作;接收方因為上個流程的質量或者其他原因,可以打回到上一個移交方。
(6)對于當前的派工單,工序流程全部完成,且產品檢驗合格,則生成生產入庫單,庫管員確定后,即入庫完成
13、工單異常
(1)在生產過程中出現意外情況時將工單置為掛起狀態暫停執行工單的掛起有多種情況
(2)首檢不合格經相關人員確認后將工單掛起
(3)生產線上設備發生異常生產過程不能繼續
(4)其他行政性因素
(5)工單掛起后當條件發生變化需要繼續生產時將工單的狀態重新置為生產。
(6)工單控制分為三個層次,分別為: 1) 部門級工單控制:對整個工單進行控制; 2) 工序級工單控制:對產品加工過程中的某個工序的工單進行控制,對當前工單的其他工序不產生影響; 3) 班次級工單控制:對產品加工過程中的某個工序的某個線體的某個班次的工單進行控制,不影響當前工單在當前工序其他線體的班次工單的生產;
14、質量檢驗
(1)根據檢驗設置,進行檢驗
(2)詳實記錄檢驗結果
15、加班管理
(1)設計人員提交加班申請
(2)加班審核通過后才進行加班計算
(3)加班分兩種情況,一種是無加班工資的加班,工時體現在該員工的績效查詢報表中;另一種是支付加班工資的加班,加班的工時,以及相應的成本納入項目設計的成本
16、生產成本核算
(1)根據生產成本預算和實際成本,進行統計分析
五、采購管理
1、供應商目錄
(1)進行采購時須先行登記供應商目錄,以及年度采購的上限值
(2)新加入的供應商應提交審核
2、采購任務
(1)系統中各環節提交的財務任務,對于采購任務可以分批次進行采購
3、采購計劃
(1)編輯采購計劃
(2)本系統中其他模塊中自動生成的采購單
4、詢價管理
(1)可以設置必須詢價幾家供應商,詢價完畢即提交審核
5、采購審核
(1)根據詢價的供應商,指定最終供應商
(2)采購審核通過后即進入正式的采購操作
6、采購合同
(1)將當前的采購單進行匯總,根據同一個供應商為依據,分別生成采購合同。
(2)采購合同產生應付款,數據進入財務管理模塊
(3)經辦人可追蹤付款情況與發票管理(發票發推到項目及每個物料)
7、驗收入庫
(1)經質檢的物料,可提交庫管員入庫
(2)庫管員清點產品數量后,進行入庫確認操作
8、采購付款
(1)應付款明細管理,多個明細也可生成對賬單
(2)提交付款申請單,部門,總經理審批后即可進入財務模塊進行付款操作
(3)生成付款單前可微調付款金額,并形成微調記錄
六、庫存管理
1、倉庫設置
(1)根據產品資料類別設置倉庫(或者虛擬倉庫),包括:成品倉庫、半成品倉庫、物料倉庫、輔料倉庫
(2)倉庫屬性包括:所屬單位部門(針對有分公司或者有外部倉庫的情況)、倉庫名稱、倉位(一個倉庫可劃分多個倉位)
2、庫存臺賬
(1)庫存總表與庫存明細表為一對多的關系
(2)庫存產品信息:產品編碼、品名、規格、類別、批次、有效期、存儲倉庫,存儲倉庫貨位,庫存數量,預出庫數量(系統中發起的出庫操作但未實際出庫時,進行預出庫占位,防止實際出庫時無貨可出),可出庫數量(庫存數量=預出庫數量+可出庫數量),成本單價(根據入庫實際成本計算的平均值),成本金額(庫存數量*成本單價),附件、備注等
(3)庫存總表:初始數據導入;根據倉庫、品類等進行查詢統計分析;數據導出
(4)出入庫明細:出入庫的流水記錄
3、安全庫存設置
(1)庫存數據編輯:具有一定權限的用戶,可以直接編輯庫存數據
(2)庫存盤點:通過庫存盤點調整庫存總表;保留盤點記錄;盤點表需提交審核,審核通過后修改庫存總表
4、出入庫單管理
(1)根據物料的特點,可以是先進先出,也可以是保質期外限制出庫
(2)根據物料的特點,進行數量單位的換算
(3)系統中各項操作產生的出入庫單,提交到本模塊
(4)出入庫單審核通過(即出入庫的確認過程,可由庫管員自行操作)后正式出入庫,即生成出入庫明細以及調整庫存總表數量
5、調撥移庫
(1)指對本系統中各倉庫之間的產品轉移調撥,如調撥給供應商進行委外加工的物料。
(2)調撥過程為:選擇倉庫發起調撥(發起調撥后即暫用該調撥的庫存數量)、審核、接收方確認(確認后本倉庫庫存數量增加)
七、外協管理
1、分配采購員
(1)系統根據采購員所采購的產品類別進行自動分配采購員
(2)對于每一個訂單,外協部長也可以手工分配采購員
2、匹配供應商
(1)選擇供應商,填寫發包日期,填寫加工費用
(2)本月累計所選供應商的加工金額,超過供應商加工額度,則不予發包
(3)加工費用不可超過生產部門規定的加工費用的5%,若生產部門規定的加工費用為0則不受此限。
(4)匹配供應商后,外協部長應進行審核操作。
3、訂單收貨
(1)對回廠外協零件進行收貨登記
(2)收貨時間為實際收貨時間,超過約定的最遲回廠時間,則自動判定為逾期
(3)逾期將根據該供應商的逾期扣款系統進行扣款
(4)收貨后交付檢驗部門。
4、質量檢驗
(1)對于收貨部門移交的零件,質檢部門須確認收貨
(2)如前所述,質檢分為檢驗與待定另種模式
(3)檢驗結束后,對于修復和報廢的零件,直接打回到匹配供應商重新進行外協發包,對于合格或者待定的零件,移交到生產部門后,在生產裝配時進行二次質檢。
5、生產裝配
(1)質檢產品移交到生產部門進行生產組裝,對于本次移交生產部門須進行確認操作。
(2)對于首次質檢為合格的零件,在生產裝配時判定為不合格的,則直接退回,同時產生沖紅結算單,發回到匹配供應商繼續進行匹配供應商操作。
(3)對于首次質檢為待定的零件,在生產裝配時需進行質檢,質檢結果為合格、修復、報廢三種。
6、訂單調整
(1)具有一定權限的管理員可進行如下操作:
(2)訂單終止
(3)收貨前暫停訂單
(4)打回到待收貨
(5)打回到分配供應商
(6)調整收貨時間
7、賬單明細
(1)查詢已質檢的訂單明細
(2)滿足賬期的訂單自定生成對賬單,無須且不可進行人工干預
(3)可查詢訂單明細相對應的對賬單號與發票編號
(4)對賬單須填寫發票,且發票累計金額應等于對賬單金額,方可提交付款審核
8、對賬單付款
(1)對賬單經過部門審核、財務審核后,即可進行付款操作
(2)付款后須標記為已付款
(3)付款查詢:未到賬期待付款查詢;已到賬期待付款查詢;已付款明細查詢
9、賬單調整
(1)具有一定權限的管理員可進行如下操作:修改發票;刪除賬單明細
10、供應商數據查詢
(1)分配供應商賬戶,可自行查詢供應商自身的訂單和對賬單
八、交付發貨
1、發貨準備
(1)發貨前,須先進性產品出庫操作,即向倉庫提交產品出庫單
(2)同一合同的產品明細,可以分批進行出庫處理
(3)庫存中可出庫數量滿足當前出庫要求,經庫管員確認后,即可出庫
2、發貨清單
(1)根據已出庫產品,生成發貨清單
(2)發貨清單提交審核
3、發貨審核
(1)關聯合同的回款情況,滿足發貨條件,即可審核通過
(2)可設置多人審核
九、設備管理
全面記錄設備日常維護、維修記錄、在線分析故障記錄、設備檔案、技術資料、履歷等信息使用方便。全方面改善設備的利用率、壽命、維護成本、能源消耗和安全性。 通過對維護、維修記錄的分類匯總,總結規律,減少維護人員的現場巡查,集中關注預測性維護。 通過作業采集、設備控制等信息,動態記錄設備的運行狀態,使生產管理人員能及時掌控生產設備的運行狀況和能力,合理安排生產,及時調度,保障生產設備處于最佳狀態,生產順利、有序、高產、低耗進行。
1、設備檔案
建立信息檔案庫,記錄這些設備的基礎信息、附屬設備信息; 記錄購進、使用和維護要求的基本信息。
2、設備狀態
默認為設備正常; 標記設備異常狀態
3、維護保養
制定各設備的維護和保養計劃; 定期對設備進行檢修維護和保; 查閱各設備的維護保養記錄
4、設備維修
故障報修; 故障維修記錄在案; 設備報廢
5、設備借入/借出/歸還
借入方發起,借出方確認
十、財務管理
銷售模塊涉及到的經辦人對回款的跟進與查詢,已在銷售模塊中敘述; 采購模塊涉及到的經辦人請款,以及相應的審核操作,已在采購模塊中敘述; 項目的成本核算相關的查詢報表,在查詢統計模塊中體現
1、收款管理
總賬和明細; 收款標記
1、付款管理
總賬和明細; 付款標記
1、查詢統計
應收應付; 待收待付; 查詢統計報表
十一、系統外設
1、系統外設
指主系統之外的與外設設備相關的C/S架構的子系統;關于打印,除了條碼打印這類特殊打印外,其他各種單據打印在主系統中進行打印。
2、條碼二維碼打印客戶端
打印客戶端為C/S架構,連接不干膠打印機,可打印條碼或二維碼; 具體流程為:系統中需要打印的數據自動扔進打印池,客戶端從打印池中讀取數據進行選擇后的批量打印。
3、圖紙掃描客戶端
掃描時,須填寫圖紙編號,名稱,制圖人等圖紙基本屬性; 根據掃描設備的不同,可以是批量掃描,也可以是單個圖紙的掃描
若是圖紙本身為電子文檔,則在系統中直接上傳,無須進行掃描操作
4、PAD設備掃碼
掃碼槍連接電腦,一般用于掃描條碼; PAD掃碼:基于安卓系統,安裝本系統的APP,功能同手機掃碼的APP
5、車間平板
可采用工業可觸摸平板電腦; 查看和操作當前工序處理的生產數據; 當前可直接在平板電腦上通過簡單的操作,實現開始生產,生產完工,缺料,暫停等操作; 直接查看當前圖紙
5、生產看板
跟單看板,查看訂單的生產進度情況; 其他看板根據實際需要進行研發
5、手機端
各級主管查詢業務數據; 數據審核及相關數據處理
5、數據接口
使用德鹿數據擺渡模塊進行異構數據源的數據對應與數據對接; 開發標準數據接口,用于與第三方軟件進行對接
5、統計分析
內置基礎的查詢統計分析報表; 根據各部門的報表模板進行開發分析報表; 自定義查詢報表